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6月至2015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收治的44例扁桃体淋巴瘤患者的临床病理学特征。结果 44例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6月至2015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收治的44例扁桃体淋巴瘤患者的临床病理学特征。结果 44例患者中,男19例,女25例,年龄29~93岁,平均(60.84±10.21)岁,中位年龄58岁。其中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23例(1例为双打击淋巴瘤,MYC~+/BCL-6~+基因异位),套细胞淋巴瘤4例(其中原位套细胞淋巴瘤1例,母细胞型套细胞淋GDC 0032巴瘤1例,经典型套细胞淋巴瘤2例),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3例,自然杀伤细胞/T细胞淋巴瘤5例,外周T细胞淋巴瘤-非特指型4例,滤泡性淋巴瘤2例,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1例,霍奇金淋巴瘤2例。结论在累及腭扁桃体的淋巴瘤中,非霍奇金淋巴瘤远多于霍奇金淋巴瘤。非霍奇金淋巴瘤中以B细胞淋巴瘤为主,尤以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最多见(53寻找更多.5%)。对于少见类型,免疫组化染色结合间期荧光原位杂交检测可提高病理诊断分型的准确性。
目的探讨多种教学模式在淋巴瘤病理诊断教学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本校附属医院病理科2016级临床病理专业实习生、规培生、进修生及低年资住院医生共计40名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教学对照组及实验组两组,每组各20名。对照组应用LBL及PBL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实验PARP抑制剂组在LBL及PBL相结合的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增加翻转课堂教学,通过病理阅片及问卷调查判断教学效果。结果实验组学员病理阅片能力及分数与自评分数分别为(83±6.8429)分及(79.55±4.182)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4.5±7.607)分及(60.65±7.377)分(均P<0.05)。结论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教学,可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员学习淋巴瘤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淋巴瘤病理诊断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