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与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taneouslyhypertensiverats,SHR)血压升高相关的潜在差异性代谢物及代谢通路。方法 采用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研究5周龄、7周龄、9周龄的SHR与正常组血清代谢物的变化并筛选出不同周龄中共同存在的代谢物,结合SIMCA-P软件进行代谢组学数据与血压的相关性分析,发现其对血压升高的影响,利用MetaboAnalyst平台对相关代谢物进行通路分析,发现与血压变化相关的通路。结果 经数据库查询鉴定出10个同时存在于不同周龄的差异性代谢物,分别是:胆碱、花生四烯酸、二十二碳六烯酸、血栓烷B_(2)、尿酸、16-羟基十六烷酸、十二烷二酸、胆酸、12(13)-DiHOME、牛磺鹅去氧胆酸。购买Bromosporine7周时血栓烷B_(2)与血压正相关,二十二碳六烯酸、尿酸、十二烷二酸、胆酸、花生四烯酸与血压呈负相关;9周时十二烷二酸、二十二碳六烯酸、胆酸与血压呈正相关,血栓烷B_(2)、尿酸、花生四烯酸与血压呈负相关。花Emricasan半抑制浓度生四烯酸通路是高血压中血压升高的主要影响通路。结论 以花生四烯酸为主的脂质代谢通路是高血压发生发展的主要影响通路,从整体来看二十二碳六烯酸、胆点击此处汁酸发挥一定的降压作用,尿酸促进了血压的升高,而血栓烷B_(2)、花生四烯酸在血压升高过程中与血压的相关性尚不统一,但对血压的升高有重要影响。
二维剪切波弹性成像检测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肝弹性值变化的应用价值
目的应用二维剪切波弹性成像(2D-SWE)检测乳腺癌术后患者化疗前后肝脏弹性值的变化, 并分析其与肝功能血清学指标的相关性, 探讨2D-SWE技术定量诊断化疗性肝损伤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1年11月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行术后化疗的乳腺癌患者60例, 分别于化疗前后行肝脏常规二维超声、2D-SWE和肝功能血清学检查[包括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γ-谷氨酰转移酶(γ-GT)、碱性磷酸酶(AKP)]。测量并比较全肝及各肝段(S4、S5/S6、S7/S8)化疗前后的弹性值中位数(EQImed);比不要较化疗后不同肝段(S4、S5/S6、S7/S8)的EQImed;分析化疗后全肝EQImed与肝功能血清学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①与化疗前相比, 乳腺癌术后患者化疗后全肝及各肝段E或QImed明显降低(均P0.001)。②乳腺AZ 628小鼠癌术后患者化疗后各肝段间的EQImed不同(F=7.489, P=0.001), 化疗后S5/S6、S7/S8的EQImed明显低于化疗后S4的EQImed(P=0.002、0.001)。③相关性分析显示, 化疗后全肝EQImed与ALT、AST、γ-GT呈线性负相关(r=-0.776, P0.001;r=-0.656, P0.001;r=-0.428, P=0.010), 与AKP无线性相关(r=-0.146, P=0.267)。结论 2D-SWE技术可以无创、实时、定量评估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肝脏弹性值的变化, 为临床诊断化疗性肝损伤提供了一种有价值的无创影像学手段。
胸部肿瘤放疗患者心理状态影响因素及与营养风险的相关性评估
目的调查胸部肿瘤放疗患者的焦虑、抑郁发生情况, 并初步对患者的营养风险进行评估, 探讨焦虑、抑郁可能的影响因素及其与营养风险之间的关联, 为进一步制定胸部肿瘤放疗患者的个性化心理护理方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19年4月至2020年3月进行放疗的胸部肿瘤患者121例为研究对象, 应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ospital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cale, HADS)调查患者的CDK activity心理状况并使用营养风险筛查量表(Nutrition Risk Screening, NRselleck合成S2002)调查患者的营养风险状况, 采用单因素分析、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以及列联相关多种统计学分析结合的方式探讨可能影响胸部肿瘤放疗患者心理状态的因素, 探讨胸部肿瘤放疗患者的心理状态与营养风险的相关性。结果 121例患者中, 99例(81.8%)放疗期的胸部肿瘤患者即将或已经selleck合成出现焦虑, 42例(34.7%)的患者处在抑郁的边界或者已经发生抑郁。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 营养风险与焦虑、抑郁的发生存在统计学关联。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手术、首次放疗以及营养风险是焦虑发生的影响因素。同时, 婚姻状况、肿瘤发生的部位、手术、首次放疗以及营养风险影响抑郁的发生。结论胸部肿瘤放疗患者心理问题较严重, 营养风险与焦虑、抑郁的发生存在正向关。是否手术、首次放疗是焦虑、抑郁发生的重要影响因素。
腹腔镜近端胃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方式及食管胃双肌瓣吻合应用前景
胃上部早期癌可选择行腹腔镜近端胃切除术(LPDAPT订单G), 但术后发生胃食管反流会严重影响患者生命质量。食管胃双肌瓣吻合是利用分子量食管与胃前壁吻合的一种消化道重建方式, 与其他消化道重建方式比较, 其能较好维持患者术后体质量, 改善患者营养状况, 提高远期生命质量, 且具有良好的抗反流效果, 并保留患者术后行内镜检查和治疗PD173074研究购买的可能性。笔者回溯国内外文献, 结合临床实践, 阐述LPG现状及其消化道重建方式, 深入探讨食管胃双肌瓣吻合的应用前景。
MDM2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及与MVD、VEGF相关性研究
目的:研究鼠双微体基因2(MDM2)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及与微血管密Semaxanib度(MVD)、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1年4月我院收治的60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取手术切除乳腺癌组织为观察组,取癌旁4SC-202化学结构正常组织为对照组,比较两组MDM2、MVD、VEGF阳性表达水平,研究MDM2与MVD、VEGF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的MDM2阳性率、MVD阳性率、VEGF阳性率明显Selleckchem AL3818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Spearman秩相关检验分析发现,乳腺癌组织中MDM2表达量与MVD、VEGF表达量呈正相关性。结论:乳腺癌组织中MDM2的表达水平与MVD、VEGF表达量密切相关,可作为乳腺癌的诊断标志物。
右侧前入路与左侧后入路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治疗胃癌患者的效果比较
目的:比较右侧前入路与左侧后入路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治疗胃癌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80例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两组均时间采取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治疗,观察组采取右侧前入路,对照组采取左侧后入路。比PR-171DMSO溶解度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水平、术后恢复相关指标水平、炎性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淋巴结清扫数目多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拔除胃管时间、排气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hs-CRP、IL-6水平均高于术前,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7.50%,与对照组的5.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一般)。结论:前入路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治疗胃癌患者可缩短手术时间和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提高淋巴结清扫数目,以及降低炎性因子水平,优于后入路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治疗效果。
中医药基于炎症信号通路调控防治2型糖尿病的研究进展
2型糖尿selleck HPLC控制病(Type2Diabetesmellitus,T2DM)作为一种慢性疾病,伴随着日益增加的患病率,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带来了较大负担,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既往研究表明炎症与T2DM的发生发展息息相关,炎症反应及其信号调控通路在T2DM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已成为研究热点,通过干预炎症反应控制T2DM的进展成为治疗的新途径。随着中医药研究领域的不断深入,中医理论将炎症的生成归因于痰浊与瘀血,二者相互转化影响致使机体功能受损。而运用中药单体及中药复方基于炎症信号通路治疗糖尿病具有多靶点,多通路且不良反应少的治疗优势,能够显著缓解T2DM的症状。近年来,关于中医药干预T2DM的研究逐渐增多,本文将阐述中医对T2DM与炎症关系的认识及中医药调控T2DM炎症反应相关的7条信号通路,即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丝裂原活化蛋以及白激酶(MAPK)依赖性信号通路、磷脂酰肌醇3SU5416 molecular weight-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蛋白激酶C(PKC)信号通路、腺苷酸活化激酶(AMPK)信号通路、Wnt信号通路、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信号通路。
乙酰肝素酶在涎腺腺样囊性癌中的研究进展
涎腺腺样囊性癌(SALonafarnib IC50CC)是口腔颌面部常见的恶性肿瘤,因其嗜神经侵袭和远处转移两大特殊生物学特征,导致其治疗难度大及预后不良。乙酰肝素酶(HPSE)与细胞外基质(ECM)及基底膜(BM)相互作用,并参与SACC细胞的侵袭转移及血管生成,促进了肿瘤细胞的增殖及侵袭转移。HPSE与肿瘤的增殖点击此处、侵袭转移因果关系可为SACC的诊断及预后提供新的参可能考依据。
互助小组式同伴支持饮食管理对胃癌术后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
目的探讨互助小组式同伴支持饮食管理对胃癌术后营养状况的改善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 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8月山西白求恩医院胃肠外科进行手术的胃癌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 每组并且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和饮食指导, 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互助小组式同伴支持饮食管理。在出院前1 d和出院后4、12周检测患者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和BMI, 采用患者整体营养主观评估量表(PG-SGA)、饮食相关症状量表和饮食依从性量表评价干预效果。结果最终试验组纳入38例, 对照组纳入39例。出院后4、12周, 试验组饮食相关症状量表得分分别为(10.61 ± 2.37)、(8.61 ± 1.64)分,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2.05 ± 1.49)、(1抑制剂1.46 ± 2.44)分,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0、6.05, 均0.05);试验组饮食依从性量表得分分别为(63.87 ± 4.60)、(64.92 ± 6.39)分,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90 ± 4.94)、(62.18 ± 5.07)分, 差异有统Vistusertib小鼠计学意义(t=2.73、2.09, 均P0.05)。出院后4、12周, 试验组PG-SGA得分分别为(4.11 ± 0.86)、(3.53 ± 1.13)分,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15 ± 1.46)、(4.28 ± 1.62)分,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5、2.38, 均P0.05);出院后12周, 试验组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分别为(57.79 ± 3.95)、(36.68 ± 3.11)g/L,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5.26 ± 3.66)、(34.74 ± 2.41)g/L,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2、3.06, 均P0.05);2组不同时间点BM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互助小组式同伴支持饮食管理可提高胃癌术后患者自我饮食管理, 改善患者术后营养状况。
高度疑诊肺癌的良性肺结节特征分析
目的 分析外科术前高度疑诊肺癌,但术后病理证实为良性病变的肺结节患者临床查找更多、影像、病理特征。方法 将2019年7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胸外科行外科手术,术前高度疑诊为肺癌的患者333例,按术后病理良恶性分为良性组165例,恶性组168例,回顾性收集两组临床、影像、病理资料。结果 良性组病理中炎性假瘤、肺结核、良性肿瘤最多见(50.6%,21.6%,11.9%);良性组平均年龄、个人与家族恶性肿瘤史比例显著性低于恶性组(P<0.05),男性、直径≤10 mm、实性结节的比例明显高于恶性组(P<0.05)。结论 单纯依据影像学特征不足以确定肺结节的良恶性,尤其是评估实性Etomoxir体内结节时,更需要慎重,存在过度手术治疗的潜在风险。若患者年轻、无肿瘤个人史、家族史,发现实性肺结节时,必要时采取非手术活检的微创方式明确诊断后再进一步GPCR Compound Library治疗,以减少不必要的外科手术。